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
773 0
2023-5-4 09:50:59 发表在 爆料茶馆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,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70.83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.09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.56亿元,同比增长128.90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.66%。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2023年5月2日,苏州山塘街
大批游客乘船饱览姑苏“小桥、流水、人家”美景
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

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。“五一”假期,文化和旅游部启动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主题月活动,推出各类文化和旅游公益惠民措施。开展以“春暖花开 我要旅游”为主题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,满足大家假期多层次消费需求。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(站)继续免费开放,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,开展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。全国共举办广场舞、群众歌咏、“村晚”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.75万场,参与人数约1.66亿人次。全国1.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,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%,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“应开尽开”。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.11万场次,票房收入15.19亿元,观演人数约865.49万人次。各地也加大了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力度,北京举办首届博物馆活动月,广东举办166项重点文化旅游活动,贵州黔南州荔波漳江景区推出“民族服饰+山水”创意展演,上海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“人民总理周恩来”展览,山西太原和晋中共同发布“锦绣太原 家国晋中”六大主题12条精品旅游线路,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开启实景科普剧本游“山海秘境”。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2023年4月29日,山东淄博
“五一”淄博烧烤节主会场海月龙宫体验地
游客在园区内摊位购买淄博烧烤

惠民措施助燃文化和旅游消费。各地结合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主题月活动,相继推出文化和旅游系列惠民活动,实行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,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措施。江苏开展“苏新消费·夏夜生活”夏季购物节活动,发放1.7亿元惠民消费券及5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。重庆举办第八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,携手平台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。同时,各地积极营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,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。山东淄博推出烧烤专列、免费停车等优惠措施,吸引游客到访。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采取提前开园、常态化开放夜长城等举措,迎接客流高峰。福建武夷山在各景点加派专人疏导秩序,加强观光车调度管理,优化游客出行体验。苏州、郑州、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重庆等热门城市为留住游客也各显身手,推出本地市民让桥让路、打卡点配置充电宝、轨道交通延时收班、行李储存柜、志愿者服务亭等温馨服务,让游客充分感受假日出行的美好。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2023年5月1日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
游客在玻璃栏杆旁观赏大熊猫

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。“五一”假期,文博看展、文化演艺、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,“旅行+演艺”“旅行+看展”“旅行+刷博物馆”受到市场青睐,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、国风汉服、围炉煮茶、音乐雅集等活动,演唱会、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,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。中国国家博物馆、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。烟台迷笛音乐节、北京草莓音乐节门票基本售罄。丽江举办简单假日生活节,打造“音乐+文旅+生活方式”的全新范本。武夷山推出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探源线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。哈尔滨极地公园吸引1000多名小学生参与沉浸式海洋课堂。成都沉浸式大熊猫义工研学体验、三星堆考古研学、川剧变脸非遗研学、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、天津海洋博物馆科普研学、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项目丰富多彩。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
2.74亿人次!刚刚,数据出炉!
2023年5月2日
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参观游览

跨省中长线游、周边游和热点景区高位运行。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旅游出游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,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,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,300公里以上的跨市、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。国内传统热点旅游目的地城市北京、杭州、大理、厦门热度不减,重庆、长沙、淄博等网红城市,长兴、仙居等小众目的地备受关注,亲子玩乐、非遗、休闲度假、乡村旅游等受到青睐。根据数据监测,4月28日18时至5月3日6时,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768.6万人次,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6.39万人次,较2022年同期增长114.5%。其中,上海南京西路、南京秦淮河—夫子庙片区、泰安泰山秀城、长沙五一商圈、成都春熙路大慈坊、南宁三街两巷、西安城墙景区等多个集聚区“五一”假期累计夜间客流量均已超100万人次。

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

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猜你喜欢
  • 村庄清洁不停歇 人居环境展新颜
   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,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,近日,龙河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广泛发动群众参与,形成“组织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共同整治氛围,打好环境治理“组合拳”,提升城市颜值,提高环境质量。龙河镇通过宣传单、村喇
  • 急人!这里的临时电何时能“转正”?
    从昔日的砖瓦房搬进楼房,对很多村民来说,是件大喜事,可是住着新房,电却不能正常使用,就太让人闹心了。2019年,宿城区洋北街道七里新村二期开始交付,随后有不少业主搬进入住,可没想到三年多过去,小区的临时电问题一直没有解决。
  • 苏宿园区:部分项目扬尘管控不到位 监管亟待加强
    近日,市攻坚办在苏宿园区督查时发现,部分项目扬尘管控工作不到位,监管缺失,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,亟待加强。在原宿迁仓配中心拆迁工地,督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:场地及内部道路积尘较厚,车过尘起,造成严重扬尘污染;拆除、破碎作
  • 宿迁:全域推动基层党支部“标准+示范”建设
    近日,在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各村(居)党支部,2023年度全市乡镇(街道)党支部“标准+示范”第一次全领域调研推进会在这里进行。来自全市各地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的代表们,分组对龙河镇47个党支部“标准+示范”全领域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调研
  • 老街区“逆生长” 绘就城市新画卷
    老街区承载了当地人的“独家记忆”,是城市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。但也常常面临着设施老化、经济乏力等问题。如何改造老街区,让它恢复往日活力呢?一起跟随记者,去宿迁的老街区——幸福街道看看。走进幸福街道锦绣怡园小区,目之所及皆是
  • 六塘河现“怪鸟” 非鸡非鸭这是啥?
    气温回暖,各类候鸟纷纷现身,这几天,有市民在宿豫区六塘河里发现一群不认识的黑鸟,似鸡非鸡,似鸭非鸭的“四不像”在河面游弋。它们浑身漆黑,头部中央以及嘴巴是白色,游泳动作快速而敏捷。它们到底是什么鸟呢?据观鸟爱好者和附近居
  • 龙河镇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
    在第113个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,为进一步展示龙河巾帼风采,引领广大巾帼丰富精神生活,逐梦新时代。3月8日上午,宿城区龙河镇妇联组织开展“逐梦新征程 巾帼绽芳华”主题活动,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镇直机关妇女工作者、各村居妇联负
热帖推荐换一批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