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市杂谈

创下新高!2021年商品房销售额破18万亿元 房企信心仍不足丨焦点

1277 0
2022-1-18 09:55:48 发表在 房产楼市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w2.jpg

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,居民正常住房消费的愿望转化为现实,再加上金融等政策支持,城市住房需求特别是改善性住房需求还是有望持续释放的。
刚刚过去的2021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.94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1.9%;商品房销售额18.19万亿元,同比增长4.8%,双双创下新高。
这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。据此计算,202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为10139元/平方米,涨幅为2.8%。无论是房价还是销量,都显示了房地产市场的较强韧性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,2021年全年GDP同比增长8.1%,相较于“6%以上”工作目标,年度任务已经完成。一切都在向着全力稳增长的目标迈进。
“房地产增长对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起到了拉动作用。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.2%,拉动整体经济增长0.4个百分点。”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。
与此同时,货币政策偏松窗口实际打开。就在1月17日,央行开展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分别为2.85%(此前为2.95%)、2.1%(此前为2.2%)。逆回购利率与MLF利率同时下调10个基点,是2020年4月以来首次下调。此举被市场解读为相当于央行变相“降息”。
“MLF操作利率将大概率引导本月LPR报价同步下调,其中5年期LPR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。同时,不排除后续央行仍有降准的可能性。”交通银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。
这对于2022年楼市走向企稳是一个好消息。“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,居民正常住房消费的愿望转化为现实,再加上金融等政策支持,城市住房需求特别是改善性住房需求还是有望持续释放的。”宁吉喆说。
━━━━房企信心仍然不足
2021年是房企普遍感受艰难的一年。这一年,房企融资端几近枯竭,资金链压力前所未有,债务违约不断。
最直观的表现是,房地产投资销售等多个指标,几乎都走出了一条下滑曲线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1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.76万亿元,同比4.4%,两年平均增长5.7%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去年3月起已连续10个月收窄,并已步入“过冷”区间。尤其是2021年12月单月,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大幅减少13.9%,如此大的降幅只在疫情爆发之初即2020年2月出现过。
唐建伟认为,原因在于房企在项目施工和土地购置方面积极性都不高。尽管去年四季度起信贷政策向松调整,但尚未完全扭转房企对未来市场的预期,体现在项目施工中,尽快竣工形成推盘的收益性并不高,导致开发企业新开工和施工动力不足。
202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.4%,房屋施工面积增长5.2%。12月单月,房屋施工面积和开工面积均同比大降,增速分别为-35.35%和-31.15%。
另一方面,拿地端仍十分萧条,尽管在最后一次集中拍地中多地降低了拿地门槛,但房企积极性并没有被提振。2021年房企土地购置面积2.16亿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15.5%;土地成交价款1.78万亿元,增长2.8%。
这一切根源在于房企资金端压力仍在,2021年房企到位资金20.11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4.2%,较1-11月收窄3个百分点,累计增速已连续10个月收窄。
其中,国内贷款2.33万亿元,同比下降12.7%;利用外资107亿元,同比下降44.1%;自筹资金6.54万亿元,同比增长3.2%;定金及预收款7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1%;个人按揭贷款3.2万亿元,增长8%。
从销售端来看,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突破18万亿元,同比增长4.8%,两年平均增长6.7%。但从单月变动来看,自去年5月份以来月度销售增速已连续7个月下行,全年同比增速相比上半年增幅下降了34.1个百分点。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解读认为,商品房销售金额增幅大于销售面积增幅主要原因是,商品房成交区域越来越集中于东部及几大都市圈。2021年,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占比超过4成,达40.8%,比重较2019年和2020年分别提升2个和0.4个百分点;在销售金额上,房价更高的东部区域占比达56.8%。
━━━━托底楼市 2022信贷投放有望发力
二手市场房价触底的先行信号,开始出现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,2021年全国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10139元/平方米,同比增长2.8%。2018-2020年房价增速分别为10.7%、6.6%、5.9%,年度增速不断下降。
从单月房价同比增幅看,自2021年8月份开始,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。12月份,住宅均价同比增长-0.2%,较11月份的-1%已明显缓解。这也说明,随着近期纾困政策的实施,房价开始趋于稳定。
几日前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。2021年12月,70个大中城市中,一线、二线、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.4%、2.8%、0.9%;环比涨幅分别为-0.1%、-0.3%和-0.3%,相比11月份数据一线城市跌幅略扩大,二三线城市跌幅略收窄。至少这是一个积极信号,说明一些城市持续下跌的态势是有所遏制的。
12月份,70大中城市中有15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,11月为9城,其中杭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5%领跑全国;二手房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则没有增加,这说明至少悲观情绪是略有减少的。
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率先止跌回升,由11月环比下降0.2%转为12月上涨0.1%,这是一个重要信号。因为按照过往惯例,二手房市场领先于新房市场,二手房止跌是市场触底的先兆。
但城市之间亦分化明显,北京、上海二手房价12月份环比分别上涨0.8%和0.4%,广州、深圳则分别下降0.3%和0.4%。据一位市场人士监测,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长三角率先触底的迹象。
宁吉喆表示,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,因城施策效果不断显现,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总体平稳运行。
他分析道,一方面,我国仍处在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,2021年末,城镇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1205万;特别是流动人口38467万,比上年末增加885万,这都带来了新增住房需求。另一方面,房地产市场供给在逐步优化,多主体供应、多渠道保障、租售并举的房地产市场供给格局在逐步形成,新的发展模式正在探索中成型。同时,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,也有利于保障群众正常居住需要。
从政策层面看,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成为2022年经济工作、宏观调控主基调。国家层面亦多次强调,满足合理住房需求。
去年12月末央行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强调,“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,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”。多位银行界人士认为,房地产信贷投放量的改善有望在2022年发力。
“央行调降MLF操作利率将引导LPR报价下降,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行,将有利于满足楼市开发企业和购房者的融资需求,有效托底房地产市场。”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表示。
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

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猜你喜欢
  • 南蔡乡: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
   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,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,2月 24日上午,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,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、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,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。
  • 朱海,有多“美”
   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,一路繁花一路景,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、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《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》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,有多“美”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
  • 中扬镇:冬训网格“V”服务 用心耕耘“责任田”
   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,中扬镇着力打造“冬训+网格”新模式,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,开展“VIP服务+网格化”创新改革,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,搭乘“数字政府”顺风车,实现“网格V服务,群众零跑腿”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百米”
  • “乱鱼塘”变“示范区”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
    从“乱鱼塘”到“示范区”,今天上午,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—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“蝶变”,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“灰腰带”到“金腰带”的喜人变化。春日里的朱海水库,风景宜人,河道蜿蜒曲
  • 夯实“耕”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
   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,在全市广大乡村,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、路网纵横,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、喷药施肥……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。 上午,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
  • 来生态农场 体验“一站式”采摘
    春暖花开时,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,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,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。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。喜人!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,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,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,
  • 千村“头雁”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
    农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;支部强不强,关键看“头雁”。去年以来,针对宿迁村级组织“造血”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,市委创新开展“头雁竞飞”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,积极探索多途径、多模式、多元化发展新路子,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。在
热帖推荐换一批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