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迁城事

江苏宿豫保安乡:活用三支画笔,绘就诗意农房画卷

2039 0
2020-7-1 09:12:02 发表在 聚焦宿迁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:江苏宿迁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近年来,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乡统筹谋划“优居、强村、兴产、富民”,稳步推进农房改善,全力助力乡村振兴。三年计划搬迁改善农户1253户,目前已完成搬迁801户,剩余农户预计今年10月份全面搬迁到位。


在推进农房改善项目中,保安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,想农民所想,牢固树立精品意识,用有限的资源打造性价比最高的民生工程。并活用“三支笔”,着力绘就农房改善诗意画卷。


QQ浏览器截图20200701091330.png

QQ浏览器截图20200701091335.png

  第一支笔:从“要我搬”到“我要搬”转变

一是深入摸底调研。2019年我乡开始实施农房改善项目之前,成立八个民意调查组,由党委班子成员任组长,进驻八个村居进行逐门逐户摸底调研,收集全乡5000多户群众心声,召开村民代表、党员、村干部等参与的座谈会26次,对于集中居住点选址、规划、户型、套内面积等相关设计内容全部一一征求村民意见。


二是坚持“三个优先”,即优先实施住房条件差的村庄,优先实施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,优先照顾“四类群体”搬迁。原坡墩村下湖组有位村民每天都要登搬个小的三轮车,骑行3公里,将自己五岁的孙子送到街上的保安中心幼儿园,来回就要一个多小时,尤其是阴天下雨更是极大的不方便,而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。搬迁以后,破旧的瓦房换成了宽敞的两层小楼,孩子上下学步行接送,来回只要五分钟,省时又方便。


三是坚持留住乡愁。保安乡在推动农房改善的过程中,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需要,深入挖掘自然村落的自然肌理、人文历史、个性元素等,将古树名木、历史物件等寄托村民美丽乡愁的“符号”融入到集中居住点设计建造,实现全乡集中居住点建筑风格“一村一品”,杜绝了设计外观上的千篇一律,不但要与群众心意相适,还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,全力营造留得住“乡愁”的美丽新家园。


20206291593419295100_421.png

  第二支笔,不仅要“住有居”更“住宜居”

一是坚持党建先行。群众到哪里,党的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。丰庄社区启动建设以来,将丰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纳入规划建设范围,集党务、村务、警务、医疗、零售、文化休闲于一体,从而为集中居住点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保障。同时党群服务中心提前投入使用,可充分发挥组织视察监管功能,全天候监督工程建设质量。


二是设立“微菜园”。“两层联排、自带院落”,在每户房前设计一块约10平米的“微菜园”,充分满足村民长期养成的“种菜”需求,让群众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绿色干净时蔬。小区公共绿地采用果木混种,杏子、樱桃、枣子、柿子、水蜜桃、山楂等应有尽有,充分还原了我们儿时的庄园梦想。


三是建全基础配套。在通路、通电、通水、通电话、通网络、通有线电视“六通”的基础上,实现雨水污水管网全覆盖。同时小区还建有农机具停车场、图书馆、幼儿园、百姓大舞台、健身路径等,实现忙时车水马龙不混乱,闲时歌舞怡情有场地。


20206291593419304968_421.png

  第三支笔,让村民“搬得出”还得“住得稳”
  习总书记一直关心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因为只有“钱袋子”充实了,群众搬迁才能住的稳,农房改善项目才能让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。

  一是农业产业实现稻虾共作产业与山楂产业两翼齐飞。围绕丰庄新型社区,采用“基地+大户+农户”专业化合作社模式,建成1000亩的稻虾共作基地,亩均增产2000余元,还能带动社区40多人就业增收,人均年增收8000元。利用搬迁整理出的土地,建成山楂树之恋观光园,总面积800亩,与宿迁市益客食品签订保底收购合同,预计亩均效益3000元。

 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积极发展工业、手工业。丰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,引进用工50余人的麒麟纺织,月人均工资2000元;小镇人家项目位于街道西南,毗邻乡全民创业园,园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,用工可达200人,电商企业16家,“三来一加”项目8个,用工600余人,极大便利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
QQ浏览器截图20200701091316.png

QQ浏览器截图20200701091322.png
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

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猜你喜欢
  • 南蔡乡: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
   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,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,2月 24日上午,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,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、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,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。
  • 朱海,有多“美”
   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,一路繁花一路景,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、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《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》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,有多“美”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
  • 中扬镇:冬训网格“V”服务 用心耕耘“责任田”
   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,中扬镇着力打造“冬训+网格”新模式,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,开展“VIP服务+网格化”创新改革,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,搭乘“数字政府”顺风车,实现“网格V服务,群众零跑腿”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百米”
  • “乱鱼塘”变“示范区”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
    从“乱鱼塘”到“示范区”,今天上午,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—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“蝶变”,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“灰腰带”到“金腰带”的喜人变化。春日里的朱海水库,风景宜人,河道蜿蜒曲
  • 夯实“耕”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
   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,在全市广大乡村,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、路网纵横,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、喷药施肥……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。 上午,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
  • 来生态农场 体验“一站式”采摘
    春暖花开时,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,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,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。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。喜人!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,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,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,
  • 千村“头雁”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
    农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;支部强不强,关键看“头雁”。去年以来,针对宿迁村级组织“造血”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,市委创新开展“头雁竞飞”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,积极探索多途径、多模式、多元化发展新路子,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。在
热帖推荐换一批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