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小课堂

家庭若犯这个大忌,累死也教不出懂事的孩子

1151 0
2020-4-16 13:23:58 发表在 车辆交易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:江苏宿迁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墨子有一句经典的话是: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,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故染不可不慎也。”墨子曾见人染丝,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,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。经过五次之后,就变为五种颜色了。所以在他看来,“染”这件事需要很谨慎的。


其实家庭也是一个大染缸,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,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父母就必须以身作则父母好吃懒做,孩子也勤快不到哪去;父母通情达理,孩子也会文质彬彬。


决定一个人命运走向的,从来不是能力,而是后天的家庭教育。一个家,如若犯了这三大忌,很难教出懂事的孩子。


01  家风不正,高度溺爱

作家马伯庸说:“一个家族的传承,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。”古董有形,而传承无形,它虽然看不见,摸不着,却渗透在家族的每一份骨血中。良好的家风,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底气,也影响着他的未来。若家风不正,则人必斜。


f1c3ba273b9044d790de4416f8860781_th.png

巴尔扎克笔下就有这样一个角色: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两个女儿,他把大部分财产都作了陪嫁,目的就是让她们过上贵妇人的奢侈生活。可出嫁后的女儿们,却在榨取完父亲最后一点养老金之后,无情地抛他而去。最终,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佑,也失去了拥有的一切。


常言道:“溺爱者不明,贪得者无厌。”过分溺爱一个人,就不能分清是非;贪得无厌的人,永远得不到满足。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,但爱也需要把握一个度,否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。很多时候,孩子的问题多数是家庭的产物,是父母问题的折射。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。


著名教育家傅雷先生虽然爱儿子,但绝不溺爱娇纵。他把对儿子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、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。就连穿衣、吃饭、站立、行动、说话这样的小事,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。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造就了如今温润如玉的傅聪。


86881417790597.jpg

金庸也曾评价说:“傅雷先生的家书,是一位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。”好的家风,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无价之宝,也是他未来立于人世最好的底牌。


溺爱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记住:每样事都替孩子做,将来他就什么都不会做,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巨婴。你唯一能做的,就是把对孩子的爱藏于心底,放手让他自己去闯荡,鼓励他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,这样拼出来的路才是他一生的荣光。


02 家人失和,不孝长辈

一家人在一起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是安得广厦千万间?是传得祖上良田万顷?亦或是来往宾朋络绎不绝?都不是。钱财外景不过是身外之物,一家人在一起,健康平安,和睦共处,比什么都重要。如果家人失和,母不慈子不孝,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,家道也终归会败落。家庭和睦,一家人同心同德,子孙后辈也会受益无穷。


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:有户三世同堂的人家,他们在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。一天,父亲对儿子说:“你爷爷年老体弱,活在世上毫无用处,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。”半夜,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,正准备往下抛时,儿子说:“爸爸,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,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?”父亲生气地说:“你这小子懂什么?连人都不要了,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?”儿子说:“若把这箩筐也掷了,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?”父亲闻之大为惊愕,犹如当头棒喝,大梦初醒!于是速速命儿子把老人抬回家中,好好赡养,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。


孩子是父母的一面“镜子”,大人的一言一行,孩子都看在眼里。你播上何种行为的种子,就会有怎样的收获。


b6704ccc7a344dfe8057321624d7820d.jpeg

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至亲都能丢之弃之,又怎会让自己的孩子诚服!父母是孩子的典范,如若长辈之间没有亲情孝义,孩子也孝顺不到哪去。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担负着不同的角色,今天是孩子,后天也许就是父母了。


孝敬长辈既是给子女做出榜样,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。世界这么大,这一场人间相逢,不妨多一点相亲相爱,少一点抱怨和伤害。也唯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地放心老去。


03 家德不修,常走捷径

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:“一德二命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;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”有德,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。生活中,很多人因为疲于一时的磨难,便走入了歪歪扭扭的羊肠小道。可生活的捷径多是不好走的,小路走多了,难免会失去攀登高峰的能力。


电视剧《安家》里,一位龚姓的老板,因为公司现金流出了状况,不得已把祖上传下来的老洋房卖出去。不料,半路杀出来一个太表姑奶奶,带着一家三代人赖在房子里,没有5000万搬家费就不走。让人笑掉大牙的是,这个太表姑奶奶是龚先生的远方亲戚,当年太爷爷可怜她,才给了她们一个容身之处。早就搬出去的一大家子,如今却跑来敲竹杠。剧中,老太太撒泼打滚,以为拿到钱就能一步登天,后半辈子不用愁了,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带给子孙后代的只会是蝼蚁般求生。


据说,这个故事原型中房子的主人,最后真给了那个远房亲戚一笔几千万的“搬家费”。可笑的是,那家人拿着这笔巨款各种挥霍,很快就折腾光了,最终一切又归回了原点。


6969bc2e5b55435b97851f2a5449b48f.jpeg

过去有一句话,叫: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”这世上多的是各种投机取巧的小把戏,但很少有人记得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的道理。老一辈喜欢走捷径,孩子自然不肯再脚踏实地。


“既然人生有免费的午餐,何必再自己动手去劳作呢!”一旦养成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习惯,他将终身贻害无穷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即便有也不一定就砸到你。万丈高楼平地起,盘龙卧虎高山齐。这世上大部分的成功都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,不能总是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。


就像林则徐写的那副对联:“子孙若如我,留财做什么?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。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?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”孩子的人生路上,需要父母这样一盏指路明灯,聪明才智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。因为“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,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”。


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:“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。”优秀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,而熊孩子的行为也同样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。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。一个家里,孩子是树苗,父母就是园丁,孩子是影子,父母就是标杆。父母家风正,孩子也会亲力亲为;父母和善,孩子也就知书达礼;父母品德高,孩子就能自力更生。


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就是渐行渐远的分别,你能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房子,不是存款,而是受益一生的品格和教养。

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

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猜你喜欢
  • 南蔡乡: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
   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,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,2月 24日上午,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,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、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,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。
  • 朱海,有多“美”
   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,一路繁花一路景,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、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《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》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,有多“美”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
  • 中扬镇:冬训网格“V”服务 用心耕耘“责任田”
   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,中扬镇着力打造“冬训+网格”新模式,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,开展“VIP服务+网格化”创新改革,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,搭乘“数字政府”顺风车,实现“网格V服务,群众零跑腿”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百米”
  • “乱鱼塘”变“示范区”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
    从“乱鱼塘”到“示范区”,今天上午,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—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“蝶变”,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“灰腰带”到“金腰带”的喜人变化。春日里的朱海水库,风景宜人,河道蜿蜒曲
  • 来生态农场 体验“一站式”采摘
    春暖花开时,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,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,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。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。喜人!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,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,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,
  • 夯实“耕”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
   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,在全市广大乡村,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、路网纵横,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、喷药施肥……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。 上午,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
  • 支口街道:党员冬训进行时 无偿献血显担当
    为积极响应公民无偿献血的号召,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。近日,支口街道以党员冬训为契机,精心组织街道、社区志愿者们前往支口街道诚信广场参加“无偿献血聚爱心 学习雷锋我先行”义务献血活动。 采血现场,党员干部踊跃带头,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0

积分
热帖推荐换一批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