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车心得

啥都看不见?开车时要警惕“黑白双洞”!

2051 0
2022-10-21 11:56:57 发表在 汽车视界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阳光炙热的时节
色彩的明暗对比度、饱和度
都大大提高
但过于强烈的阳光
也对大家的出行造成了影响
特别是路上遇到隧道的时候
越是艳阳高照
人眼就越难适应光线的变化……
黑洞效应
?
白洞效应
因为光线强度的变化
驾驶员在进出公路隧道时
会出现“眼盲”
这一瞬间的视线缺失
我们称之为“黑洞效应”和“白洞效应”
1
什么是“黑洞效应”?
所谓“黑洞效应”,是指驾驶人行车进入隧道,忽然从亮到暗,瞳孔会快速放大,眼睛一下子无法适应,会感觉一片漆黑,此时隧道洞口就像个黑洞。
w2.jpg

2
什么是“白洞效应”?
与“黑洞效应”相反,“白洞效应”是指驾驶人从隧道出来的时候光线忽然从暗到亮,瞳孔快速缩小,人眼看到的是一片白光,被称为“白洞效应”。
w3.jpg

那么,应该如何应对
隧道“黑洞”、“白洞”效应
产生的“骤盲”现象呢?
01
开启近光灯和示廓灯
即使隧道内安装了照明设施,但亮度还是会比室外低。因此,我们开车进出隧道时,眼睛都免不了被瞬间“致盲”,只是每人感受的程度不同。
w7.jpg

而改善这种视觉状况的办法就是,在进入隧道之前开启近光灯,让眼睛更好地适应光线变化;开启示廓灯,让其他车辆更快注意到自己,更便于判断车距。
02
控制车速
进入隧道前要适当减速。
w10.jpg

驶出隧道时要特别留心,不要匆忙提速、不要立刻变道,避免与前车发生追尾。
03
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
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,还是在城区道路上,我们开车进入隧道行驶时,都应该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,为自己预留足够的避让空间。
w13.jpg

必要时也可提前戴上太阳眼镜
或放下遮光板,不影响视线即可
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

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猜你喜欢
  • 小镇“推荐官”
    来洋北有田园风光的“土”采生态蔬菜、摘鲜甜西瓜、感受脚插泥土的踏实感 来洋北有水韵名城的“鲜”钓鱼虾、采莲藕感受舌尖味蕾的满足感 今天高质量发展在宿城主题报道推出第三篇《小镇“推荐官”》 上月末,在“水韵天成 自在宿城”首届
  • 好事没做好!龙河“半拉子”工程遭投诉
    最近,宿城区龙河镇平楼村村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说,他们村附近有一段河岸出现坍塌,在维修过程中,将河边的道路轧坏了,现在河道施工不仅停了三个多月,轧坏的道路也影响到了村民们的正常出行。 宿城区龙河镇平楼村村民年前就动手的,十
  • 龙河镇派出所、残联将军里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
   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,降低案件发案率,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,3月20日,龙河镇派出所、残联、部分村居网格员在辖区开展了反诈宣传活动。派出所干警、残联专委、网格员等通过赶大集宣传、进校园宣传、入户宣
  • 洋北街道张庄村:巾帼反诈同行 守护平安社区
     “这个活动搞得有新意、有情谊、有权益,让姐妹们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,又能学到法律知识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希望社区以后多开展这些活动,进而增长见识,提高自我保护、维护家庭和谐的能力”,洋北街道张庄村居民张艳艳说。  3月8
  • 村庄清洁不停歇 人居环境展新颜
   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,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,近日,龙河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广泛发动群众参与,形成“组织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共同整治氛围,打好环境治理“组合拳”,提升城市颜值,提高环境质量。龙河镇通过宣传单、村喇
  • 急人!这里的临时电何时能“转正”?
    从昔日的砖瓦房搬进楼房,对很多村民来说,是件大喜事,可是住着新房,电却不能正常使用,就太让人闹心了。2019年,宿城区洋北街道七里新村二期开始交付,随后有不少业主搬进入住,可没想到三年多过去,小区的临时电问题一直没有解决。
  • 苏宿园区:部分项目扬尘管控不到位 监管亟待加强
    近日,市攻坚办在苏宿园区督查时发现,部分项目扬尘管控工作不到位,监管缺失,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,亟待加强。在原宿迁仓配中心拆迁工地,督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:场地及内部道路积尘较厚,车过尘起,造成严重扬尘污染;拆除、破碎作
热帖推荐换一批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